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中國理財產品暗藏銀行業玄機

中國的富人將錢投向了哪裡?他們的資金投向對中國的信貸政策、股市和銀行業狀況預示著什麼?
這些都是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駐北京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所提出的問題﹐這是她分析中國銀行體系的一部分工作內容。
朱夏蓮整理的數據或許顯示出﹐在中國收緊信貸政策和股市下跌之時﹐各銀行開始向富人客戶兜售更多的理財產品﹐而此舉也加大了它們自己的潛在風險。
最近的同類數據顯示出﹐這個趨勢有捲土重來的危險。
在去年的華爾街風暴和美國監管機構通過救助大銀行來避免金融體系崩潰之後﹐中國的銀行被視為了全球最大、最健康的金融機構。畢竟﹐中國的不良貸款比率已經從2003年的15%跌到了去年的平均2%左右。
曾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中國觀察員的朱夏蓮卻並不如此樂觀。這位惠譽評級的分析師一直認為﹐中國決策者所看重的不良貸款比率和其他反映銀行體系健康狀況的基礎指標有時掩蓋了其它方面的問題。她看到﹐儘管不良貸款比率沒有提高﹐但地方銀行正在下調對貸款質量的評級﹐她還指出有跡象顯示銀行業的利潤率正在下降。
即使對普通人來說﹐中國銀行業今年前四個月發放的7,571.5億美元新貸款也足以讓他們質疑﹐銀行家們是否把錢都投向了那些值得提供貸款的項目。
朱夏蓮的結論是﹐中國的銀行業面臨著很高的信息風險。這意味著會難以判斷各家銀行的健康狀況。
這種局面讓朱夏蓮開始分析一些晦澀難懂的指標﹐其中包括中國銀行業所售理財產品的數量。在數據機構上海萬得資訊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Wind Information Co.)的幫助下﹐她計算出﹐銀行業所推出的理財產品從2008年初的約200種突然增加到去年年中的約500種﹐到去年第三季度則突破了800種。
理財產品銷售量的上升通常都出現在中國收緊信貸和股市重挫之時。朱夏蓮缺乏這些產品的詳細情況﹐但據她判斷﹐銀行將它們的部分貸款組合賣給了尋找股票投資替代品的富有客戶。朱夏蓮說﹐雖然這個過程是複雜的﹐但銀行業分析師可以很容易地感覺到﹐這些產品仍將是銀行的負債﹐即使它們沒有以這種方式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
理財產品和市場運行的這種內在關聯似乎一直保持到去年年底。在北京放開信貸閘門和股市反彈後﹐理財產品的數量迅速減少了一半﹐降至400多種﹐到今年第一季度末時跌到了300種以下。
但到5月份時﹐下降勢頭有所放緩﹐此時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約為200種。在理財產品數量出現企穩跡象之時﹐北京開始擔心銀行貸款的規模可能過大﹐而股市也出現了回調壓力。所有這些可能都表明﹐銀行及其客戶對理財產品的興趣可能再度回升。
朱夏蓮說﹐這是表外風險的經典例子﹐而人們目前卻沒有注意到這種風險。
James T. Areddy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