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8日星期四

六上市銀行淨息差觸底回彈

伴隨著5月信貸再創同期曆史新高,對于商業銀行淨息差觸底回升的樂觀預期也逐漸浮現。
6月8日至10日,經過對六家上市銀行(工行、建行、中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和北京銀行)的調研,國內一家著名券商得出結論,淨息差預計已于5月見底,隨著存款重新定價、貸款結構不斷改善、活期貸款占比上升,預計淨息差將在下半年逐步回升。
同期,平安證券對招商銀行的調研結論也是:預計息差已經見底。6月16日和17日,本報記者與兩家上市銀行會計工作負責人交流時,對方均表示,淨息差已經基本見底。
這似乎意味著,拖累銀行淨利潤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已戛然而止。上述券商甚至預測,伴隨淨息差不再收窄,以及今年2-3季度資産質量的不斷改善和下半年宏觀經濟的持續回暖,銀行2010年淨利潤將有5%至10%的上調空間。
不過,與券商對息差回升的樂觀預期不同,一位大型銀行會計工作負責人指出,淨息差反彈還沒開始,而對反彈有幫助的,一是增加信貸投放,二是市場利率回升,目前難度依然較大。另一家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稱,雖然信貸投放轉向制造業和中小企業,將有利于銀行議價能力的提升,但關鍵問題是經濟基本面能否真正回暖。


淨息差收窄見底

2008年,央行分別連續4次和5次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4.14%下降至2.25%,下調1.89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由7.47%下降至5.31%,下調2.16個百分點。銀行淨息差隨之不斷收窄。
今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淨息差季度環比平均收窄46個基點。受此拖累,上市銀行同期淨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成爲淨利潤同比下降8.7%的主要原因。不過,這種日子似乎快要到頭了。
6月16日,一家股份制上市銀行相關負責人稱:“淨息差在4月份應該已經見底。”因爲距離最後一次利率調整已有一個季度,銀行對調整後利率的執行已基本到位。另一家大型銀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指出,存貸款的重定價已基本結束。
前述券商在對建設銀行的調研中發現,該行現有住房抵押貸款約40%的利率已打七折,新增貸款中三分之二的利率已打七折;對公貸款方面,與一季度相比,4至5月貸款重新定價情況較爲穩定。
平安證券對招商銀行的調研顯示,到4月份,該行70%的個人按揭貸款重定價(打七折)已經完成;企業貸款重定價也預計于二季度基本完成;存款定期化也趨于穩定。同時,近期中長期貸款占比有所提高。
雖然在調研中,各家銀行對淨息差見底的時間判斷不一致,但前述兩家上市銀行相關負責人均對記者表示,淨息差已經基本見底。
上述調研報告稱,建行的淨息差在4、5月持續收窄,但幅度大爲放緩;建行預計其淨息差將在6月企穩,並在下半年小幅回升。此外,由于貸款重新定價已基本結束,貸款結構有望在下半年逐步改善,中信銀行預計其淨息差將在5月觸底。
而工行預計,淨息差在今年下半年見底,因爲一季度貸款收益率環比下跌120個基點,而資金成本僅下降了30個基點。該行預計下半年資金成本的下降幅度將大于貸款收益率; 2月以來活期存款占比不斷上升(低點爲48%);5月,新增活期存款爲900億元,而新增定期存款僅爲190億元。
前述股份制上市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銀行信貸投向發生一定的轉變,議價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淨息差觸底,甚至略有回升。
在貸款定價方面,由于現階段銀行更關注市場份額,導致政府項目的貸款利率大多處于下限。上述券商調研報告稱,民生銀行新增基礎設施貸款中約60%的利率低于基准水平;建行約有45%的公司貸款利率下浮。
“由于流動性寬松,銀行在某些領域的定價權略有減弱,但在轉向制造業,包括國家鼓勵轉向民營中小企業等,則銀行的議價能力要遠高于政府背景類貸款。”上述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稱。而民生銀行也預計,9月後議價能力將有所恢複。
長城證券研究員吳小玲表示,5 月新增貸款中,公司貸款呈現從低收益向高收益的結構性轉換特點,其中,票據融資類貸款較上月占比下降近11 個百分點。5 月貸款仍是主要投向中長期貸款,新增額占比爲67.61%,仍處于高位。
在前述券商的調研中,工行表示,貸款組合將在下半年改善,預計新增貸款中流動資金貸款和票據融資的比重將在下半年有所下降,而中長期貸款將加速增長。


反彈尚未開始

雖然前述大行部門負責人贊同淨息差見底的觀點,但他表示“反彈還沒開始”。他說:“淨息差的回升,要看下一步的情況,而對回升有幫助的,一是增加信貸投放,二是市場利率回升。”
工行在調研中給出的意見是,今年的貸款需求主要來自三方面:其一,去年被壓制需求在今年得到釋放;其二爲政府項目,在4萬億的投資計劃中,9300億元來自中央政府,但一季度僅投入了1300億元,因此剩余部分將在二至四季度構成貸款需求;其三爲實體經濟逐步複蘇。
雖然在加大信貸投放的背景下,信貸轉向實體經濟中的制造業、中小企業,可以提升銀行的議價能力,但上述大行人士坦言,銀行對于增加此類貸款難度挺大。潛台詞則是經濟回暖態勢不明朗。
前述股份制上市銀行相關負責人也指出,信貸投向的轉變能否行得通,關鍵問題是經濟基本面能否真正回暖,內需能否真正拉動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間市場,農發行、國開行分別于上周發行今年第八期和第五期金融債,認購倍數分別達到3.61 倍和2.11 倍。“通脹預期及對經濟面的不確定性預期是導致上周這兩期浮息金融債受追捧的主要原因。”6月15日,招商銀行資金交易部分析師劉俊郁表示。
聯合證券分析師吳松凱指出,5、6 月份信貸投放可能仍維持高位,但之後的高增長或不可期。他的理由是,如果經濟轉好,一方面是政府投資的讓位,而私人投資方面,由于産能大量過剩,在産能得到充分利用之前,大幅增加投資的可能性不大。
吳松凱稱,目前企業存款與名義GDP之比近60%,而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近50%,均處于高位,表明企業流動性整體較好。因此,經濟複蘇初期,大量的流動資金可能更多來自于當前存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而未必是大量的新增信貸。
21世紀經濟報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