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银行靠放贷赚钱越来越难

天量的信贷投放,此前让银行股在A股市场上还是很坚挺了一阵子。股民老张(化名)3月中旬买进银行股的唯一理由,就是看到银行新增贷款连续两个月超万亿元。他的逻辑是:都说中国的银行是靠贷款吃饭的,利润绝大部分来自于息差。放这么多贷款,业绩还会差?
日前公布的上市银行一季报,却远不如老张想象中那般美妙。4月29日,三大银行中最后一家公布一季报的中国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5.70亿元,同比下降14.41%。此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发布的一季报,也是让人大跌眼镜:建行同比业绩下降18.22%,工行微增6.03%。
以往,银行业绩增长50%不敢言高,业绩翻番的也不在少数,而今在放了那么多贷款的情况下,业绩竟然如此。探究根源不难发现,息差缩小使得昔日金融骄子"同"途同归。
业内人士感叹,中国的银行业,其实是端的政策碗,吃的政策饭。经济危机之下,国家要搞投资拉动,降低资金成本是必然。降息、降息、再降息,银行的政策获利空间就逐渐被挤压了。

增贷反而减收

今年一季度,全国银行业新增贷款4.58万亿元,而工、中、建三家大型银行,新增贷款达到1.6万亿元,占1/3。
中国银行业的龙头老大、同时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工商银行,今年一季度贷款和票据贴现实现了大跃进。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净增0.63万亿元,其中单公司类贷款就增加3900亿元,这比以前一年的增量还多。
作为一直埋头致力于建设领域的建行,一季度新增贷款和0.52万亿元,其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贷款2000亿元;中行则增加了0.51万亿元。
三家上市的大型银行,新增贷款不约而同实现了超常发展,同样"不约而同"的,还有他们的净利息收入都在下滑。今年一季度,工行、中行、建行各实现净利息收入577.48亿元、368.38亿元和136.29亿元,分别减少85亿元、40亿元和3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点不奇怪。去年下半年以来,为了抵御金融危机,货币当局连续大幅度降息,并且是贷款利率比存款降幅大,导致息差急剧缩小。季度报告显示,三家银行的净息差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6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一年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2.25%、5.31%,相比去年同期,存款利率下降1.89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降2.16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净息差缩小是净利息收入及营业收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客观来说,银行业绩同比下滑,不是某一家银行的错。利率是被管制的,国家已然划出了这么一个"价格"标准,大家都得遵守。国家说,你银行放贷不能赚那么高的利润,依赖利差吃饭的银行,业绩就得往下掉。  4.58变成1.33会怎样?
不管怎么说,国家鼓励放贷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让银行保持了些许颜面。尽管利差缩小,但还是在2%至2.5%的高位,依旧是国内银行资产业务中的高收益业务,也是国外的同行业望尘莫及的。
款量能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息差缩小的影响。这一点,连银行也自认如此。中行季报称,生息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主要是指贷款占比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了市场利率下降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多大,其实可以用数据来说话。我们把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假设和去年同期持平,也就是1.33万亿元,那么生息的贷款规模将减少3.25万亿元。
目前,存贷款息差在4%的水平,3.25万亿一个季度产生的净利息收入就是325亿元。而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生息资产在60万亿元左右,按净息差下降0.6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估算,减收的净利息收入为900亿元。
由此看见,目前这种增量水平以量补价,只是弥补了1/3的缺口。而按照此种模型推理,在存款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今年新增贷款至少要达到10万亿元以上,才有可能补齐息差缩小0.6个百分点带来的营收缺口。
显然,这有点不切实际。况且,依靠规模来堆砌业绩,也不是长久之计。

竞争力在于非息收入

一流的医院,最赚钱的肯定不是卖药品,而是高超的医疗水平;商业银行道理也是一样的,靠卖资金(放贷)为主要收入的业务模式永远也成不了国际一流的银行。
归根结底,银行是服务业。传统商业银行时代,银行信用中介的职能最为突出,贷款、存款是传统的主营业务,但信息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的生存环境,非利息收入逐渐会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次的危机其实已经给中国的银行业敲响了警种,那就是依赖于政策保护的行业垄断利润,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宏观经济的波动,往往就会使之陷于尴尬的境地。现在看,放贷是不如以往赚钱了;今后,利差缩小完全有可能,银行发展的业务支撑点在哪里?
只能是非利息收入,也就是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其中包括清算、结算、银行卡、信托、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业内人士表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通过服务收费实现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是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由利差收入为主向非利息收入为主转变的必由之路。
非息收入高涨之日,恰是中国的银行业成熟之时。
投资者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