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6日星期一

招行:把握機遇走出去

當前經濟危機席卷全球,銀行市值普遍縮水。面對危機,中國的銀行應該怎樣應對?招商銀行給出的答案是,金融危機完全可以成爲中資銀行“走出去”的機遇。
在中資銀行走出去的大潮中,招行動作頻繁。去年9月30日,招商銀行完成以193億港元收購永隆銀行53.12%的股權交易;其後不久的美國當地時間10月8日,招行紐約分行開業;記者了解到,近日招行即將在倫敦設立代表處等一系列動作表明,招行正在采取積極擴張戰略,從另一個方面解讀危機。
日前,馬蔚華在國際金融協會2009年春季會議上表示,中國的銀行業目前流動性充裕、信貸質量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中國對經濟危機的反應非常迅速,並且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目前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長已經達到6.1%,因此年內實現8%的增長目標是非常可能的。在未來20年內,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保持較強的增長態勢。中國經濟的增長爲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因此中國銀行業應有國際化發展的策略和理性的思維。“銀行應當根據客戶的需求開展業務。既然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已成爲一個必然的趨勢,那麽中國的銀行自然也就該走出去,爲他們服務,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馬蔚華說。
馬蔚華表示,雖然眼下正值金融危機,但是金融危機是周期性的、間斷的,而銀行國際化戰略是持續的、長期的。對於中資銀行,此次金融危機應該是“危中之機”,這種機會主要體現在三點:
首先是眼下外資銀行正在積極進行去杠杆化的進程,外資銀行去杠杆化意味著去國際化、從很多新興市場撤資,因此給中資銀行創造了機會。其次危機使銀行資産估值下降,不僅提供了良好的收購目標,而且降低了收購成本。再者,人民幣需求量增加,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此外,金融危機還釋放了大量金融行業的人才,爲開展國際業務提供了人才保證。而對于如何提高中資銀行的管理水平,馬蔚華認爲只有在不斷深入的國際化過程當中才能夠提高管理水平。
馬蔚華同時表示,國際化也需要講究策略和方法,目前中資銀行的主要業務還是在國內。至於出海進行跨國並購或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都要經過缜密的考慮。“金融危機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中國的銀行不要放棄國際化這個戰略,而是要有重點、有策略地推進這個戰略。”
對於並購與整合的問題,馬蔚華表示,並購之後最重要的是進行整合、形成合力。此外,很關鍵的一點是收購方的管理能力要能駕馭並購對象。並購之前還應考慮到並購對象對銀行的整體戰略有什麽作用。如果並購對整體戰略有很明顯的優勢,就應該果斷決策。
金融時報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